这个热搜6000+万人「在看」!痛经女性近半或为子宫内膜异位症?_患者_症状_治疗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2:18    点击次数:82

之前,#痛经女性近半或为子宫内膜异位症#这一词条登上微博热搜,引发众多吃瓜群众的关注。

而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个大家族里,子宫腺肌症和巧克力囊肿(简称巧囊)是其中两位 “常客”。虽然它们有着自己病种学名,听上去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没啥关系,但在医学共识中,这“两位”通常被看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两种表现形式。

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看看,给不少女性的生活带来困扰,且6000+万人都在关心的病种之二——子宫腺肌症&巧囊,它们到底是什么病?又是怎么受到集体“炮轰”的?

展开剩余80%

子宫腺肌症:子宫里的 “捣蛋鬼”

正常情况下,子宫内膜乖乖地待在子宫腔内,随着月经周期规律性地生长、脱落。可在子宫腺肌症患者身上,这些内膜组织不安分起来,跑到子宫肌层 “安营扎寨”。就像原本在自家院子里活动的小朋友,突然跑到邻居家捣乱。

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,每到月经周期也会出血,但由于子宫肌层没有像宫腔那样完善的 “排污系统”,血液无法排出,只能在局部积聚,进而引发剧烈痛经。

而且,这种痛经往往呈进行性加重,一次比一次疼得厉害。除了痛经,子宫腺肌症还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、经期延长,长期如此,容易引发贫血,出现头晕、乏力等症状。

有的患者子宫会逐渐增大,压迫周围器官,比如压迫膀胱导致尿频,压迫直肠引起便秘等。据不完全统计,约40%-50%的患者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的症状,而痛经更是高达70%-80%。

巧克力囊肿:卵巢上的 “定时炸弹”

巧囊的学名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。当子宫内膜异位到卵巢上,就会形成囊肿。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同样会随着月经周期出血,血液在囊肿内越积越多,颜色变得像巧克力一样,因此得名。

巧囊最常见的症状也是痛经,并且多为继发性、渐进性痛经,疼痛程度因人而异,有的患者疼痛剧烈,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。

此外,还可能出现性交痛、月经不调,甚至导致不孕。更让人担忧的是,巧囊有一定的破裂风险,一旦破裂,囊内的液体流入盆腔,会刺激腹膜,引发急性腹痛,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,就像一颗 “定时炸弹”,随时可能 “爆炸”。据不完全统计,约30%-50% 的巧囊患者会出现不孕问题。

如何揪出这两个 “健康杀手”

如果女性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痛经、月经量异常增多、不孕等症状,就需要警惕子宫腺肌症和巧囊的可能。

医生一般会先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,接着进行妇科检查,初步判断子宫和附件的情况。超声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手段,能清晰看到子宫和卵巢的形态、结构,发现是否存在异常。

对于一些难以确诊的病例,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做 MRI(磁共振成像)检查。此外,血液检查中的 CA125 指标,对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,不过 CA125 升高并不一定就是这两种疾病,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。

应对策略:多管齐下,各个击破

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年龄、症状严重程度、生育需求等因素综合考量。

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,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手段,比如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,口服避孕药、孕激素等调节激素水平,抑制病灶生长。放置曼月乐环也是不错的选择,它能持续释放药物,减少痛经和月经过多。

对于巧囊患者,如果囊肿较小且无症状,可先观察,定期复查。若囊肿较大或有明显症状,通常建议手术治疗,目前多采用腹腔镜除手术。

当病情严重,药物治疗无效时,手术可能是最终的选择。对于没有生育需求、想保留子宫的子宫腺肌症患者,中心体保宫手术可以在满足其要求的前提下,祛除病痛。而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,保宫保育手术能尽可能保留子宫的生育功能。

子宫腺肌症和巧囊虽然会给女性带来痛苦,但并非不可战胜。

只要我们提高健康意识,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积极配合医生,就一定能有效控制病情,恢复健康。

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远离疾病困扰,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!

发布于:江苏省

Powered by ag体育sport下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